星期五, 6月 24

外匯期貨全攻略|交易方式、匯率影響因素、合約規格一次看懂

外匯期貨全攻略

交易方式、匯率影響因素、合約規格一次看懂

什麼是外匯交易?

外匯交易是指以一國貨幣兌換另一國貨幣,兌換的比率稱為「匯率」。外匯市場為24小時不間斷交易的全球市場,主要透過銀行間的網路報價系統運作。外匯是以「貨幣對」的形式交易,例如:歐元/美元 (EUR/USD)、美元/日圓 (USD/JPY)。

直接報價與間接報價

直接報價

以 1 美元可兌換多少外幣來表示,如 USD/JPY=117.15,代表 1 美元可換 117.15 日圓。

間接報價

以 1 單位外幣可兌換多少美元來表示,如 EUR/USD=1.3015,代表 1 歐元可換 1.3015 美元。

影響匯率的因素

  • 國際收支狀況
  • 通貨膨脹率差異
  • 利率差異
  • 財政與貨幣政策
  • 匯率心理預期
  • 投機力量
  • 政府市場干預
  • 經濟增長率
  • 巨集觀經濟政策

外匯期貨簡介

外匯期貨是以「匯率」為標的物的期貨合約,交易雙方約定在未來某一時間,依約定的比例以一種貨幣交換另一種貨幣。

自1972年 CME 國際貨幣市場推出首張外匯期貨合約以來,外匯期貨成為匯率避險、套利與投機的重要工具。CME 目前主要交易的外匯期貨包含:歐元、英鎊、日圓、瑞士法郎、澳幣、加幣等。

外匯期貨與外匯保證金交易比較

外匯期貨

  • 標準化契約、集中市場交易
  • 透明度高、報價統一
  • 結算機制完整,降低信用風險
  • 槓桿倍數約 10~20 倍

外匯保證金交易

  • 屬於場外交易,報價因銀行/券商不同而異
  • 缺乏統一信用擔保,風險較高
  • 槓桿倍數可高達 100 倍

外匯期貨 vs 保證金交易

外匯期貨與保證金交易(俗稱外匯保證金、Forex Margin Trading)雖然同樣以貨幣對作為標的,但在交易規則、監管環境與風險承擔上有明顯差異。以下表格幫助您快速比較:

比較項目 外匯期貨 保證金交易
交易場所 集中交易所(如 CME) 場外(OTC),由券商平台撮合
監管 受交易所與期貨監理單位嚴格監管 依券商所在地監管機構而異,品質參差
透明度 報價透明,市場資訊一致 報價可能因平台不同而有差異
槓桿水準 槓桿固定,由交易所規定 通常槓桿倍數更高(可達數十倍以上)
保證金制度 標準化,初始保證金與維持保證金明確 依券商規則而異,可能差距大
風險 波動風險明確,制度保障度高 槓桿過高,遇到極端行情可能迅速爆倉
適合族群 追求規範化市場的專業投資人 偏向短線高風險操作的投資人

※ 本資料僅供參考,相關資訊請以交易所公告為準,使用者依本資料交易發生損失需自行負責。
資料來源:CME芝交所、MBA智庫百科、統一期貨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