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選擇國外期貨(海期)交易月份:快速上手指南
挑合約先看流動性:以成交量最大的月份(熱門月)為主;接近結算時轉向次一月;特殊商品遵循交易所慣例。
1. 最重要的原則:流動性(成交量)
選擇合約以成交量最大、買賣價差最小的月份為主。報價軟體通常有「熱門月/連續月」代碼,方便追蹤。
2. 什麼時候要換到次一月?
當近月接近結算日,市場部位會逐步轉倉至次一月,次一月成交量變大,此時建議改以次一月為交易標的,避免被要求在最後交易日轉倉。
3. 注意交易慣例與商品特性
部分交易所或商品有例外(如TOCOM、LME或黃金的月份慣例),交易前務必確認該商品的掛牌月份與慣例。
4. 實務小技巧(快速檢查表)
- 在報價軟體查看成交量與未平倉量(Open Interest)。
- 選熱門月或成交量持續穩定的近月/次一月。
- 避免在結算週末留在近月倉位,若長期持有則選擇遠月並預先規劃展期成本。
常見問題(FAQ)
Q:熱門月就是最近月嗎?
A:通常是,但部分商品會以遠月為主或有跳過月份的慣例,需個別確認。
0 意見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