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計算期貨合約市值與槓桿倍數(含台指、海期、商品範例)
在交易期貨前,理解「合約市值」與「槓桿倍數」是基本功。以下用簡單公式與三個常見範例示範如何計算,並附上合約規格重點與風險提醒。
基本公式
- 合約市值 = 現貨價格(或指數點位) × 合約乘數
- 槓桿倍數 = 合約市值 ÷ 原始保證金
範例 1:台指期(TX)
假設台指原始保證金為 NT$83,000,收盤價 8,900 點,合約乘數 NT$200/點:
合約市值 = 8,900 × 200 = NT$1,780,000 槓桿倍數 = 1,780,000 ÷ 83,000 ≈ 21 倍
範例 2:小道瓊(YM)
假設原始保證金 US$3,000,收盤價 16,000 點,乘數 US$5/點:
合約市值 = 16,000 × 5 = US$80,000 槓桿倍數 = 80,000 ÷ 3,000 ≈ 27 倍
範例 3:白銀(SI)
假設報價為 30 USD/盎司(3,000 美分),合約規格 5,000 盎司:
合約市值 = 5,000 × 30 = US$150,000 槓桿倍數 = 150,000 ÷ 6,750 ≈ 22 倍
合約規格快速對照
| 項目 | 台指期 (TX) | 小道瓊 (YM) | 白銀 (SI) |
|---|---|---|---|
| 乘數 / 最小跳動 | NT$200 / 1 點 | US$5 / 1 點 | 5,000 盎司 / 0.5 美分 |
| 交割方式 | 現金結算 | 現金結算 | 實物交割 |
| 原始保證金 (示例) | NT$83,000 | US$3,000 | US$6,750 |
注意事項與風險提醒
- 合約乘數、保證金、交易時段與漲跌幅限制均以交易所公告為準。
- 槓桿提高潛在報酬,同時也放大風險,請務必採取風險管理(停損、倉位控管)。
- 跨幣別交易需注意匯率風險與清算幣別差異。
常見問答(FAQ)
1. 看懂期貨合約規格表
學會讀懂合約乘數、最小跳動、交割方式與交易時間,是交易前必備知識。
2. 如何看懂國外期貨(海期)報價與代碼
代碼通常由商品代號與交易月份組成,例如 YMZ5 代表小道瓊 2025 年 12 月合約。
3. 如何計算期貨合約的合約市值與槓桿倍數
依公式「合約市值 = 價格 × 乘數」、「槓桿倍數 = 合約市值 ÷ 保證金」計算即可。
4. 一次搞懂"第一通知日"、"最後交易日"、"結算日"
這三個日期關係到交割與停損,必須清楚以避免強制平倉。
5. (海期)國外指數期貨現金結算方式
現金結算會依到期日指數最終價與合約價差結算盈虧,無需實物交割。
6. 如何選擇交易月份
依流動性、持倉成本與交易策略選擇近期或遠期月份。
7. 投資海期有哪些稅賦?
依所在地稅法,常見包括資本利得稅與所得稅,台灣目前海外期貨交易免徵證交稅但併入海外所得。
※ 本文範例數字僅供教學示範,實際規格與保證金請以交易所或統一期貨公告為準。交易有風險,入市請審慎。
0 意見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