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基本概念》
交易標的(權利)
以臺指選擇權為例,交易標的是「權利」。買方支付權利金,取得在特定價格買進(買權)或賣出(賣權)大盤指數的權利。
權利金
買方為取得權利所支付的費用。若判斷不如預期,最壞情境為損失已付的權利金。
保證金
賣方為履行潛在義務需繳納的保證金;市場波動可能導致追加保證金需求。
買方風險
時間價值衰減(θ)與方向判斷錯誤;最大虧損以權利金為限。
賣方風險
承擔履約義務,理論上虧損可能無上限;須嚴格風控、倉位與保證金管理。
《特色》
- 可與現貨/期貨/股票選擇權組合多元策略,靈活因應市場變化。
- 持股投資人可透過「買進賣權」規避標的下跌風險(避險用途)。
- 多空雙向、可當日沖銷;不同履約價與到期日可精準配置風險/報酬。
- 相較權證,選擇權在履約價、到期別與部位管理上更具彈性。
《契約規格》股價指數選擇權
《契約規格》股票選擇權
以單一上市櫃股票為標的。提供多個履約價與到期別,便於保護持股或建立方向性/價差策略。
《黃金期貨及選擇權》
商品投資熱度提升,黃金波動度擴大帶動避險/交易需求。期交所提供臺幣計價與黃金選擇權等工具,滿足多元情境。
《選擇權、認股權證與期貨之特性比較表》
項目 | 選擇權 | 認股權證 | 期貨 |
---|---|---|---|
部位性質 | 權利/義務(買方權利、賣方義務) | 權利(發行商為對手) | 義務(多空對稱) |
槓桿/保證金 | 買方無保證金;賣方需保證金 | 無保證金(含發行商避險機制) | 需保證金 |
風險上限 | 買方以權利金為限;賣方理論無上限 | 買方以權證價格為限 | 理論無上限 |
策略彈性 | 極高(多腿組合/價差/跨式等) | 中(方向性為主) | 中高(跨期/跨商品) |
《常見問題 FAQ》
Q1. 何謂選擇權?
A:買方支付權利金取得權利,賣方收取權利金承擔義務;可用於避險與交易。
Q2. 權利金與保證金差別?
A:權利金為買方成本與最大風險;賣方需繳交保證金以承擔履約義務。
Q3. 哪些商品最常見?
A:TXO、TEO、TFO、股票選擇權、TGO 等,請依風險承受度挑選。
Q4. 是否可當日沖銷?
A:多數選擇權支援當沖,仍須留意交易時間、交易成本與風險控管。
《資料來源與風險揭露》
資料/圖片來源:台灣期貨交易所(僅供參考)。
本網站資訊僅供投資參考,非投資建議。衍生性商品具高槓桿與高風險特性,投資前請充分瞭解契約規格、交易成本與風險承受度;以往績效不代表未來表現。統一期貨除善盡注意義務外,對任何盈虧不負擔保責任。
0 意見:
張貼留言